1、經濟艙座位更安全 大多數研究結果顯示如果飛機墜毀,飛機前部的乘客,也就是高等艙的乘客死亡可能性更高,如果想活命,就在坐在緊急出口前后幾排座位上。 2、客艙空氣會讓你得病 客艙空氣會被飛機引擎煙霧污染,目前已經有許多機長爆出過從飛機引擎吸入有毒氣體,并起訴航空公司的不作為——醫學專家稱其為“航空中毒癥候群”。有些機長說因為吸入這種氣體,甚至導致自己無法控制飛機。 波音787上去除了這種“滴血的空氣系統”,此舉很受歡迎,但是其它機型依然存在該系統。 3、機場員工會喝掉你被沒收的酒 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官員Jason Harrington今年早些時候在Politico網站上透露了這個信息,此時他已經離任。 Harrington還透露某些機場員工會以看乘客的全身掃描圖像為樂。 4、隨時有飛機迫降 你會覺得飛機迫降很少見,但是上個月發布的數據顯示英國希思羅機場幾乎每個月都有一架飛機迫降。有51起迫降發生于去年,2012年發生40起,2011年54起,2010年66起,2009年55起——5年來總共有266次迫降。 5、你可能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劇烈”顛簸 你可能還在為某此乘坐飛機的劇烈顛簸而被噩夢驚醒,可是——除非你真的非常倒霉——否則你應該不太可能經歷過真正“劇烈”的飛機顛簸。 “劇烈的飛機顛簸是極為罕見的,”英國航空機長Steve Allright說,“在我一生的1萬小時飛行經歷中,劇烈顛簸的時間加起來也只有大概5分鐘。” 那么飛機在劇烈顛簸中會下降多少高度呢?機長回答大約上下起伏各30米。 6、飛行員會打瞌睡 歐洲航空安全局更改了飛行員的工作時間后,乘客意外得知近半數飛行員會在駕駛室內睡著。 7、你可以買沒人要的行李 在機場或航空器上無人認領的行李,機場代為保管90天,隨后會以捐贈或拍賣的形式做慈善用途。如果你想趁機撿便宜,你可以參加拍賣。 8、你的座位下也許沒有救生衣 航空業內專家也是Airfarewatchdog 網站的創始人George Hobica最近在Huffington Post上說:“救生衣會配置在乘客座位下方或座位之間,有些乘客會拿走這些救生衣做紀念。這樣做卑鄙極了,而且會被處罰,雖然每天運營開始時航空公司都會檢查救生衣,但是一架飛機一天之內會執行好幾趟航班,如果任何一名乘客拿走救生衣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建議大家最好檢查一下你的救生衣。” 9、飛機餐食難吃是有原因的 在高空我們的味蕾會不如在地面的時候。飛機艙內濕度較低,鼻腔會變得干燥,氣壓讓味蕾變得遲鈍,這就是為什么食品公司會配咸味燉菜或辣味咖喱。 10、飛機經常被雷電擊中 飛行員Patrick Smith說:“飛機被雷擊的次數比你想象的要頻繁——每架噴氣式客機平均每兩到三年就要被雷電擊中一次。雷電不會傳進客艙電死乘客,而是經過飛機的鋁制外殼瀉出,飛機外殼是電的良好導體。有些時候雷電會給飛機造成一點小損傷,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11、飛行中乘客可以升艙 大多數航空公司都允許乘客在飛行期間升艙。 12、即便四個發動機都熄火了,你依然可能存活 都說發動機越多安全性能就越高,確實是如此,747在四臺發動機只有一臺能工作的前提下也能飛行,但是如果四臺發動機都熄火了呢? 如果飛機發動機在飛行途中停止,水平距離和丟失高度之間的比值是20:1,也就是說,在1萬米高空下降到地面之前,飛機還可以滑翔幾百英里。所有發動機同時熄火的概率很小,但是確實發生過。原因包括:燃料耗盡、火山灰、吸入飛鳥。在曾經的幾起發動機熄火的案例中,飛行員都靠滑翔,在沒有一死一傷的情況下安全降落。 13、航空公司會操控航班時間以提高準點率 雖然航空公司否認這點,但這卻是真的,美國廉價航空公司穿越航空飛行員去年告訴《讀者文摘》雜志:“不,這不是你的想象:航空公司確實利用更改達到時間,以保證落地更準時,他們會說某趟航班需要用時2個小時,而實際上只需要45分鐘。” 14、在飛行期間打開飛機艙門是不可能的 客艙壓力會讓你無法打開客艙艙門。把飛機艙門想象成水槽的橡皮塞子,客艙內部壓力死死地頂住艙門,幾乎所有的艙門都是向里開所以你無法打開,有的是向上開,也有向外開的,但是所有艙門都要先往里開。 在大多數巡航海拔,艙門每平方英寸壓力高達8磅,整個艙門受到的壓力差不多達到10噸。就算Chuck Norris來了也開不了。 15、即便飛機要墜毀了你也不會知道 “我們會告訴乘客他們需要知道的事實,”美國航空公司的退休機長Jim Tilmon說,“我們不會告訴讓乘客們知道那些會嚇掉褲子的事情,所以你絕對不會聽我說“女士們先生們,飛機引擎已經熄火。”即便真的熄火我也不會告訴乘客。” 考駕照、買飛機、了解飛機知識,關注航趣私人飛機網官方微信(hangqu001←長按可復制)就能了解更多小飛機咨詢。 玩飛行、交往空姐、了解飛機趣事,更多有趣內容關注微信(我要開飛機:feiji380←長按可復制)和空姐做朋友吧。 |